星期日, 4月 27, 2014

京都追楓 ─ 洛南【伏見稻荷大社】與「神道」 (20131120)

↑ 媽咪 @千本鳥居 隧道 @伏見稻荷大社
離開了東福寺,我們走回JR車站,繼續搭乘「JR奈良線」到只有一站之遙的【伏見稻荷大社】

位於伏見的稻荷大社是全日本 4萬多座稻荷神社的總本宮,據說在 2006年的新年參拜期間有高達 269萬人前來參拜,可想見傳統信仰早已深植於生活當中 。

日本人從很久以前就相信狐狸是介於人與神之間的使者,能夠保佑五穀豐收及風調雨順,所以可說是農民的守護神之一 稻荷大社的門口放置一對狐狸石像,右邊的狐狸嘴裡叼的是寶珠,左邊的則是叼著一把鑰匙,與一般神社大不相同。

伏見稻荷大社創建於 711年,本殿於應仁之亂中燒毀,現在的本殿是在 1499年重建的

伏見稻荷大社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綿延山頭達數公里千本鳥居 (好壯觀),這群數量驚人的鳥居據說高達萬座以上一直延伸到稻荷山頂,真的是非常驚人,這些鳥居都是由各地信徒捐建而成,想要走完鳥居所綿延的隧道約需 2小時左右的時間,而鳥居因為數量太多也太過密集了,於是步行上山不久後就會從一條隧道分成兩條隧道 (最美麗,見上圖),沿途會經過許多小祠堂墓塚,日本人稱參拜這條山道的過程為御山巡。

在電影藝妓回憶錄中小女孩在千本鳥居隧道中奔跑的情節 (見下圖),成為伏見稻荷大社最為人所知的場景之一。

官方網站:  伏見稻荷大社 
參觀時間: 自由參觀
參觀費:    免費    (揪感心)
↑ 「藝妓回憶錄」,小千代興奮地奔跑在千本鳥居隧道中 (網路照片)
===============================================================================
搭車前往【伏見稻荷大社】
先認識一下「JR 稻荷站」的地理位置。
↑ 亮綠色:「JR奈良線」;亮藍色:步行路線
請參考下圖,只有普通車才有停靠「稻荷」站喔,幸好普通車的班次相當多。
↑ 搭乘「奈良線普通車」到「稻荷」(2012攝)
↑ 只搭一站,只花 140 yen。
只搭一站,一下子就到了。
↑ 一出站就看見【伏見稻荷大社】的大鳥居。Ps:街角商店已改建為社號標 (Google Map - 街景服務)
「JR稻荷站」妝點著紅色的神社風 (Google Map - 街景服務)
↑ 由【伏見稻荷大社】入口回首,看見「社號標」及「JR稻荷站」 (Google Map - 街景服務)

===============================================================================
【伏見稻荷大社】
因為我拍攝的千本鳥居看起來都差不多,而且在前一年(2012)我已經拍得夠多,所以這一次我決定以人物拍攝為主。造就了這一篇我們母女倆入鏡最多,堪稱「人氣」最旺。哈哈哈哈哈哈哈~
↑ 媽咪在路口轉角的【伏見稻荷大社】社號標狐狸雕像(稻荷神的使者)合影
↑ 這個「社號標」位於下末社前方,上方標示著「官幣大社」(2012拍攝)
*社號標 (Syagouhyou) 首先,鳥居前一定有「社號標」,也就是該神社的名稱。雖然不知起源於何時,但根據文獻記載,應該是起源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普及明治時代(1868年–1912年)。戰前,「社號」上都會冠上「官幣大社」、「國幣小社」等社格標示,戰後(1945年)便廢止了。 (來源:「說神社」, 平安日本 - 茂呂美耶)


進入之前,先以地圖來認識【伏見稻荷大社】。`
下圖是我在網路上找到最棒的境內地圖,為作者掃描自觀光文宣品(來源,借我用齁,謝謝)
↑ 【伏見稻荷大社】境內圖 (來源)
 ↑ 【伏見稻荷大社】境內圖 (讓我加上標示,容易參考)
現在來看看我拍的照片囉~
↑ 位於「表參道」最前方的「第一鳥居」
*鳥居 (torii)「鳥居」的語源有「讓鳥停駐的橫木」、「通過進入」等各種說法,由於歷史淵源比社殿還古老,算是一種人界與神界之間的境界、結界,表示一跨進鳥居便是神聖場所。鳥居材質有木、石、銅、鐵、陶、水泥等,基本上以木製為多;形式也各式各樣,但大致上都是兩根橫木、兩根直柱。日本三大鳥居是廣島縣嚴島神社鳥居(高 16.8m)、福井縣氣比神宮鳥居(高 10.9m)、奈良縣春日大社鳥居(高約 10m)。三者皆木製。 (來源:「說神社」, 平安日本 - 茂呂美耶)
↑ 位於「表參道」末端的「第二鳥居」「樓門」
↑ 「樓門」與左右狐狸使者。左邊狐狸叼著鑰匙,右邊叼著寶珠。(2012攝)
稻荷大社樓門,舊樓門在應仁之亂時已毀損。現今所見的樓門為1958年豐臣秀吉所興建為的是祈求其母身體早日康復。
不同於一般神社、寺院,多以狛犬(komainu)做為守護寺廟的神獸。稻荷大社則以狐狸為吉祥動物一般神社、寺院所見的狛犬,是一種介於獅子和狗之間的想像動物。除了稻荷大社常見的狐狸外,也有神社以狛貓、鹿或是蛇為守護者。
樓門前的狐狸,一隻嘴裡咬著鑰匙(鍵),一隻嘴巴含著寶珠   (資料來源)

*樓門 (roumon) 神額 (singaku):著名的神社大都有「樓門」,最豪華的大概是日光東照宮陽明門。通常寺院山門兩旁有哼哈二將,而神社樓門左右則有手持弓箭的「隨神像」(矢大臣)。神額」是記載神號、神位、神階的匾額,通常掛在鳥居或樓門、社殿上。  (來源:「說神社」, 平安日本 - 茂呂美耶)


↑ 由「樓門」前方,回望「第二鳥居」「第一鳥居」
↑ 【伏見稻荷大社】境內圖 (來源:路旁告示牌)
↑ 如同舞台般的「外拜殿」。向內望見「內拜殿」 (2012攝) 
↑ 「內拜殿」位於「本殿」前方。唐破風造型屋脊,華麗典雅。(2012攝) 
「內拜殿」位於「本殿」前方。唐破風造型屋脊,華麗典雅。
屋簷下有著區分「聖界」、「俗界」的注連繩(simenawa)與紙垂(shide)。
屋簷下裡邊還有參拜實用的鈴鐺賽錢箱。(2012攝)

*注連縄(日語:注連縄/しめなわ Shimenawa),又稱標縄,七五三縄。是一種用稻草織成的繩子,是一種神道中用於潔淨的咒具。大小相差可以很大,通常與紙垂一起使用。 (來源:Wiki)

*「紙垂」,是一種把紙以特殊切割後摺成的曲折紙條串。
紙垂(しで)とは、注連縄や玉串、祓串、御幣などにつけて垂らす、特殊な断ち方をして折った紙である。単に垂とも表記し、四手とも書く。  (來源:日文Wiki)


  • 參拜儀式 ─ 【拜殿 (haiden)、鈴鐺賽錢箱(saizenbako)、拍手(hakusyu)】
(來源:「說神社」, 平安日本 - 茂呂美耶)
通常拜殿位於正殿前,有些神社是與正殿成一體。

拜殿上方有
鈴鐺,參拜前要先搖搖鈴鐺,把神叫回來,免得神祂跑去跟其他神明下棋,聽不到你的禱告。據說青銅鈴鐺於四世紀古墳時代(250年–538年)便已傳入日本,但掛在神社前讓參拜者搖鈴,則是中世紀(約476年-1453年)以後的事了。

搖鈴之前別忘了丟硬幣到賽錢箱,一般都丟五圓硬幣,因為「五圓」(goen)與「御緣」同音,要是湊巧錢包內沒有五圓硬幣,那就隨意了。

搖過鈴鐺後,二拜二拍手一拜,進行參拜儀式。前面二拜是深鞠躬,然後擊掌,最後一拜是擊掌時,不用分開手掌,就那樣合掌、頷首,然後在內心禱告。

「本殿」側面, 不能隨意進入
↑ 「本殿」正面, 供奉著五位神明 (來源:【伏見稻荷大社】官網)
↑ 這裡的「繪馬」獨具一格,也是鳥居形狀喔!
 *繪馬 (ema)古代是用活馬獻給神,而賽馬其實也是一種占卜儀式,只是馬是高價動物,一般庶民買不起,便以土製馬、木製馬代替,後來逐漸演變為現在的繪馬。參拜時若有明確目的,例如聯考、妊娠、結婚等,可以買個繪馬,寫上自己的名字(千萬別寫電話號碼與地址,也別寫假名)與祈願,再掛在神社指定的地方。 (來源:「說神社」, 平安日本 - 茂呂美耶)

嗯,我從來沒寫過繪馬,下次應該來試一試啊!

↑ 仔細看地上的碎石,才發現係以小框架為基,在鋪上碎石。這樣子碎石才不會亂跑喔。
「本殿」附近值得逛一逛,不過我沒拍照。放一張去年拍攝的「權殿」。
權殿是當本殿造宮、整修時,祭祀神暫時安放的處所。(資訊來源)
↑ 「權殿」一樣可以搖鈴祈福喔~ (2012攝)

離開「本殿」,拾級而上,經過繼續向著『千本鳥居』前進。
↑ 穿過紅色大鳥居,拾級而上,正前方是「玉山稻荷社」。 (Google Map 街景服務)
由「權殿」旁,兩隻狐狸守護的紅色大鳥居,拾級而上。
左手邊是「上末社」,正前方是「玉山稻荷社」。
「玉山稻荷社」─ 也是華麗的唐破風式的屋頂。 
↑ 離開「玉山稻荷社」,繼續拾級而上。 (Google Map 街景服務)
↑ 看見「白狐社」與「奧宮」,旁邊就是『千本鳥居』的入口 (網路照片)
『千本鳥居』,據說高達萬座以上,綿延山頭長達數公里,一路延伸到稻荷山頂,真的是非常驚人。這群數量驚人的鳥居係由各地信徒、公司行號或是各地的商會組織捐建而成。據說,目前現存的鳥居最早可以追朔到明治年間(1868年–1912年)喔!
不過,捐獻鳥居的費用可不低唷!
↑ 鳥居奉納的獻金資訊 (來源:【伏見稻荷大社】官網)
據我查到的資料如下,費用雖高,但是成就的景象好壯觀啊~
-   6號:直徑 18cm, 獻金    $383,000 Yen,約台幣 12萬
-   7號:直徑 21cm, 獻金    $482,000 Yen,約台幣 15萬
-   8號:直徑 24cm, 獻金    $708,000 Yen,約台幣 22萬
-   9號:直徑 27cm, 獻金    $826,000 Yen,約台幣 25萬
- 10號:直徑 30cm, 獻金 $1,302,000 Yen,約台幣 40萬 (直徑30cm,圓周約94cm)


【首先,遇到巨大鳥居】
「奧宮」旁邊就是『千本鳥居』的入口。首先遇到的是巨大鳥居。
不知道是不是直徑最大的30cm 的10號?? *_*
↑ 這一段鳥居十分高大,不知道是不是直徑最大的30cm 的10號?? *_*

【接著,就是「鳥居雙隧道」】
巨大鳥居通道之後,就是最最精華的「鳥居雙隧道」。這裡的鳥居較小,支支相連,形成宛如隧道般的神秘空間。不論走左邊,還是走右邊,通通可以抵達「奧之院」喔。
↑ 「鳥居雙隧道」─ 不論向左走向右走,出口通通是「奧之院」
↑ 「鳥居雙隧道」─ 因為鳥居密集排列,光線比較陰暗。
↑ 深邃的「鳥居隧道」,彷彿走入另一個空間~
↑  「鳥居隧道」少有的空隙,可以看到另一個鳥居隧道喔~

【奧之院,前方地圖上的「奧社奉拜所」】
「鳥居雙隧道」的盡頭,就是「奧社奉拜所」。我們在此稍事休息,看到有趣的「白狐繪馬」。
↑ 原本白淨的「白狐繪馬」 (2012攝)
↑ 變身為發揮各自巧思的白狐繪馬,真是有趣
↑ 發揮個人巧思的白狐繪馬 II
旁邊,還有頗富盛名的「輕重石」。所謂「輕重石」,其實就是兩個石燈籠上的石頭。
據說,只要許願後,抱起任一個輕重石,若是覺得比想像中的輕,願望就會實現。

這篇文章「伏見稻荷大社--輕重石的成功哲學」,寫得不錯,與你分享。
↑ 年輕女孩們在「輕重石」前許甚麼願呢?

【繼續探訪「千本鳥居」
↑ 媽咪在「千本鳥居」
↑ 鳥居正面光滑無字,背面則刻著供俸日期及供俸單位,展現另一番氣勢。
↑ 咱們的「千本鳥居」里程碑。若以山頂的「一之峰」來估算,我們大約只走了 1/4 的路程 (@@)
↑ 媽咪,還是「千本鳥居」
↑ 媽咪,依然「千本鳥居」
↑ 路旁有些小神社(白玉大神、大岩大神、福繁大神),隱隱見到狐狸雕像,亦供奉著小型鳥居喔~
↑ 另一座小神社,案前左右有狐狸雕像,亦,供奉著大小鳥居喔~
↑ 再走上一小段上坡路,就會到達「新池」

【新池】
這裡有一方小小池塘,池上野鴨閒遊,有人餵鴨,媽咪拍攝。
新池,旁邊有路可以到達另一片祭祀地喔!
↑ 「新池」旁邊的祭祀地
↑ 「新池」─ 往山頂的「一之峰」需時 54min;走回「本殿」需時 18min
↑ 往山上走需要 54min,我們(主要是我)舉手投降。所以拍完這張就下山囉~


【下山囉~】
↑ 一路走回,一路拍照
↑ 媽咪,在「千本鳥居」(直的畫面,再拍一張)
↑ 媽咪,在「千本鳥居」隧道
↑ 媽咪,在「千本鳥居」隧道II
↑ 謝謝好心人,幫我們母女追楓二人組留下合影
你說,我拍的千本鳥居的照片看起來是不是都差不多呀!


【東丸神社】位於稻荷大社境內,外拜殿的旁邊
【東丸神社】位於稻荷大社境內,外拜殿的旁邊

【東丸神社】伏見稻荷大社的社家(世襲神社內神職人員一職的家族)曾經出過多位學者,其中又以江戶時代中期的國學者荷田春滿最為知名。今日伏見稻荷大社境內可以見到被特別保存下來的荷田春滿舊宅,在一旁則可以見到原本是為了祭祀荷田春滿所設、目前已獨立而出的東丸神社東丸神社前的小徑旁的牆上可以見到大量的繪馬,是長年來來到此地求取考運的學子為了祈福而懸掛。 (來源:Wiki)
↑ 「東丸神社」及成串的祈福千羽鶴

照片展示完畢,呵呵。*_*

=======================================================================
【懶貓小研究の小筆記今天端出來的當然是「神道」囉。

【神道】- 日本原始宗教,天皇身分之所依。以祭祀日本本土天神地祇為主,屬於泛靈多神信仰(精靈崇拜)。
- 於六世紀的《日本書記》中第一次出現「神道」,以與西來的「佛教」分庭抗禮。
- 六世紀末,因天皇信佛,而佛教大盛。
- 八世紀末,為削弱僧兵勢力,而神道復盛。
- 逐漸出現「神佛習合*」、「本地垂跡*」,神佛相依時期。
- 「垂加神道*」提倡儒道即神道。
- 十八世紀末,「復古神道*」興起,強調尊皇與王政復古。神道漸與佛教分離。
- 明治元年(1868年):天皇頒布、神佛分離令、五條御誓文
- 導致「廢佛毀釋*」運動


再補充一些茂呂美耶的日本人本國觀點。 (來源:當神道遇上佛教」, 平安日本 - 茂呂美耶)
*紫色為引用原文,黑色為我的補充或是改寫。
- 「八百萬」神國日本號稱是「八百萬」(yaoyorozu,眾多之意)神國,凡是與大自然有關的力量,或人力不可及的特殊現象,通通可以祭祀為神。
- 「神道」之為道神道之所以稱為「道」,而非「教」,在於神道沒有所謂的教義或類似《聖經》、《可蘭經》的戒律典籍,一切善惡完全由個人自行判斷。而判斷善惡的基準是:「此行為能否給部落全體帶來幸福?當然,所謂善惡的定義,會隨時代而有所變化,因而神道思想已無時無刻不再蛻變。簡單說來,神,主要是保護部落、村落等共同體單位,而非個人。也因此,古代日本人非常重視祭典,農民祭祀土地神,山區獵戶祭祀山神,靠海維生的則祭祀海神。然後部落全體定期聚集再一起舉行祭典,感謝神的庇護。日本的所有祭典,原形都是人們與眾神共聚一堂,吃吃喝喝,欣賞音樂與藝能。
「八把萬眾神」「八把萬眾神」,基本上可分為自然神人格神。前者是太陽神、月神、海神等;後者是祖先靈或過世的人。但也有兩者兼具的神,典型例子是菅原道真,不但是雷神,也是學問神。
- 人格神出現太古時代的日本,沒有神社,人們認為眾神聚集在古木、巨石旁,或是部落附近的丘陵、高山。當時,這些場所均是聖地,除了祭典,平常禁止人們出入。這時期的眾神,都是自然神。五世紀至八世紀,大和朝廷為了構築中央集權國家,天皇與地方豪族也為了汞鞏固其地位,便將自己的先祖與古來的神道思想結合成一體。奈良時代(710年-794年)初成立的《古書記》(712年) 《日本書記》(681年-720年),正是大和朝廷統治日本的正當化集大成之作,也是人格神的初始。
- 天皇家萬事一系日本神話中,天皇的祖先是太陽女神─天照大神,主要豪族的祖先也被列為天照大神的親戚或建國協力者。如此,神話確立了天皇家的地位┬案也成為一種束縛,形成天皇不能懷抱私慾的結果。既然天皇家的先祖是住在高天原(天界)的最高位階的人格神,當然不能受到塵世汙染,也不能擅自行使權力,於是天皇便成為「雖君臨天下,卻不統治天下」的存在。實際治理國事的是地方豪族的先祖神。這也是天皇家為何能一脈相傳、「萬事一系」嫡傳的主要原因。(美耶姊姊在書中還舉了不少歷史故事來驗證這個說法,十分精彩。詳情請看她的書「平安日本」,這可是我深深喜愛的一本書喔!)


● 佛從東來,與神相遇: (應該是「佛向東來」吧!)
- 佛教傳入的正式紀錄:根據《日本書記》記載,六世紀中旬(唐朝),朝鮮半島百濟國送來佛像、佛經,是佛教正式傳入日本的開端。不過,這是傳入朝廷時的紀錄,當時與朝鮮半島有交通往來的北九州等地,想必早已有佛教信徒了。
- 收到佛像與佛經的第二十九代欽明天皇(539年-571年在位),看到佛像那柔和的表情,有點心動。但受到部分朝廷大臣的反對,雖未信奉佛教,但並未阻止佛教傳佈。在位32年,崇佛廢佛論爭展開。
聖德太子飛鳥文化到了第三十一代用明天皇(539年-571年在位)時,天皇本身終於成為佛教信徒。這時期開始也就是六世紀末聖德太子(571生-621歿)年代,朝廷大力推廣佛教,積極建立寺院,同時也開始大舉建置神社,重整神事規範,這正是飛鳥文化
氏寺氏神佛教一進入日本,立即被神道同化了。七世紀以後的豪族,為了祭祀自己的先祖,爭相建立寺院,通稱「氏寺」。簡單來說,原本祭祀於神社的「氏神」(先祖神),專門庇護整個氏族與其支配下的民眾;而氏寺」則供奉豪族個人的先祖靈牌,起可以接受個人的思念私慾。典型的例子是奈良市的春日大社。「春日大社」是藤原氏的「式神」,神位正是天兒屋命*,算是天皇的外戚神社。不過,神社旁的興福寺卻是藤原寺的「氏寺」。由此可見,此時期的神道與佛教是互補關係。
*天兒屋命,就是當天照大神躲進天之岩戶,致使大地陷入一片黑暗之際,在岩戶前朗誦「祝詞」(祭祀時的禱告文辭)的那位神祉。(來源:茂呂美耶的同一篇文「當神道遇上佛教」)


● 「神」與「佛」結合為一:
延曆寺日吉大社平安新佛教創始者之一的最澄(767-822),在比叡山開設「延曆寺」時,將自古以來便是比叡山地主神的「大山咋神」,奉祀為延曆寺的鎮守神、天台宗的守護神,此神社正是面向琵琶湖的「日吉大社」。最澄創立天台宗,簡稱台密,顯密並傳。
- 金剛峰寺天野神社:在高野山創立真言宗的空海(774-835)則奉迎「丹生明神」、「高野明神」母子神,為高野山的守護神。丹生明神」是水銀女神,也是高野山的守護神,神社為「丹生都比賣神社」,又名「天野神社」。真言宗為密教,簡稱東密。總本山為高野山的「金剛峰寺」。
- 本地垂跡大約在十一世紀以後,天台宗與真言宗僧侶,為了讓「神」與「佛」結合為一,提倡「本地垂跡說」─神本身就是佛,佛為了濟渡日本眾生,才以神的姿態出現在日本。不過此說法只流行於都市區,地方城市或農村民眾,根本不理這一套神就是神佛就是佛,神掌管全村大自然環境,佛關照個人健康或私慾(為啥與我認識的佛教精神大不相同@@),彼此河水不犯井水,幹嘛得神佛合一?這也是引發日後「廢佛毀釋」運動的隱因之一。
- 謙倉時代(1185年–1333年)開始武家掌權,室町時代(1336年–1573年),因武士團紛紛離開農村,成為大名家臣。所以,由上層農民各自組織祭祀集團,掌管村落的祭典。到了戰國時代1467年–1573年),戰國大名開始任命某些沒落的武士名門專門負責具有權威的大神社所有神事┌應給他們俸祿,這正是神社「神主」(Kannusi)的起源。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初期,「神主」掌管大神社,村落村長主管小神社的成規便確立了。
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由於人們可以四通八達,自農村到都市發展為富豪,或離開村落自行開發新田、另組新村落的現象是家常便飯。在這種背景之下,人們開始奉祀可以達成個人願望的福神、財神、流行神,稻荷神社便是當時的流行神之一


● 從「神佛分離」到「神道為國教」:
神佛分離令明治維新(1860年代到1880年代間)後,新政府向國民宣稱將由天皇親自主政,然而事實上,明治天皇依然只是個象徵,實際掌權的是薩摩藩、長州藩的能吏。...明治政府的真正目的是富國強兵,打算積極導入歐美科學技術,但為了證明推翻德川幕府時所抬出的「天皇親政」名目,且為了表達支持「尊王攘夷」國學論,只得在明治元年(1866年)頒布「神佛分離令」,將神社的地位置於寺院之上。
廢佛毀釋運動:這時代,神佛合一的思想已極為普遍,加上德川幕府長年來施行佛教保護政策,大部分的神社都有僧侶代為主持神事。而一般寺院僧侶也只顧著經營目的、葬禮,以獲利為重,導致民眾對佛教寺院的不滿高達沸點。因而在政府頒布神佛分離令」之後,竟引發全國各地不約而同興起廢佛毀釋」運動。據說當時全國約有半數寺院都在這時期遭破壞,或因無法經營而淪為廢寺。民眾運動持續了多年,佛教界才洗心革面,改以研究佛典、教化民眾為重。
神道為國教明治政府又於新政府成立後的第四年,宣布「神道為國教」令,將所有神社序列為官幣社(由皇室捐錢主持神事祭典)、國幣社(由國庫捐錢主持神事祭典)、縣社(由地方首長主管)、鄉社、村社。而且規定神主只能舉行祭祀祭典,不能擅自傳教。此政策直至二次大敗戰那年(1945年)才告終。所幸,史前以來,神道思想始終是大和民族的精神依歸,因此神社即便由國營轉為私營,也還能靠民眾的牧師而持續下去。



*茂呂美耶,日本埼玉縣人,生於台灣高雄市,初中畢業后返日。1986~1988年曾在中國鄭州大學留學。我一直很喜歡她的文筆,用淺顯的文字講述日本文化,內容卻有一定的深度與厚度(我超愛的啦)。貼近普羅大眾,卻不浮誇濫情。雖是日本人,但中文毫不生澀。套一去吳念真所言,大意是:「這人,怎麼可以把我們的話講得比我們還好?」。呵呵,深得我心~



=======================================================================
【神道】 (來源:Wiki)
神道,日本原始宗教,以祭祀日本本土天神地祇為主,以日本皇祖皇宗的遺訓為內容,屬於泛靈多神信仰精靈崇拜),視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為神祇。

歷史
神道起初沒有正式的名稱,一直到公元 5世紀至 8世紀,漢傳佛教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漸漸被日本人接受,為了與「佛法」一詞分庭抗禮創造「神道」一詞來區分日本固有的神道與外國傳入的佛法。是以在《日本書紀》(約西元681年至720年完成)〈用明天皇紀〉中的「天皇信佛法,尊神道。」句中,首次出現了「神道」這個稱呼。漢字傳入日本後,「神」字被用來表示日語中的「かみ」(kami)。當時的日本人稱已逝的人之亡靈為「かみ」,亦將認為值得敬拜的山神及樹木、狐狸等動植物的靈魂稱為「かみ」。「かみ」還包括一些令人駭聞的凶神惡煞。其後,人物神的歷任天皇、幕府將軍、功臣、武士等也漸漸被作為膜拜對象,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

佛教初傳入日本時,神道信徒甚為反對。由中國渡來的有力氏族,例如蘇我氏,支持佛教。日本本土的氏族,物部氏和中臣氏擁護神道,反對佛教。佛教僧侶具有中國先進的知識,天皇因此支持佛教,一時神道失勢然至 8世紀末佛教僧兵的權力亢進,天皇欲制佛教的勢力,因而神道再度得勢。兩種宗教逐漸互相混合(即神佛習合*)。明治時期,百姓等信仰兩宗教。於是佛教寺院和神道的神社,兩者渾然。例外的是伊勢神宮,供奉天皇的祖先,屬於古神社。德川家康的儒臣林羅山提出神道即堯舜之道,皇祖皇宗的正道,與儒教的精神同一。

德川義直繼承了林羅山的神道觀,著有《神祇寶典》,排斥佛菩薩本地垂跡說,主張神道即王道,即堯舜之道,即儒道、聖賢之道,即「易云:聖人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德川義直認為日本爲神靈棲舍之所,故稱爲神國,其寳稱神器,守神器之人稱神皇,其兵稱神兵。神意人心本是一理,劍璽鏡即勇信智,璽鏡為文,劍為武。若林強斎繼承了山崎闇斎垂加神道*,著《神道大意》強調儒教即神道

當時盛行的還有朱子學派儒者山崎暗齋的創立垂加神道陽明學派儒者中江藤樹提出神明即良知的本體。其門人熊澤藩山以此為旨著《神道大義》,主張神道與儒教一致,「以神明之本體為良如」,神道以正直為體,知仁勇為三德,三種神器分別象徵了知、仁、勇。荻生徂徠的門人太宰春台在《辨道書》中指出神道即《周易》觀卦《彖》傳中的「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出口延佳受林羅山的影響,收集戰國時代以來散逸燒亡的神宮舊記和神書,導入理氣學,創設的伊勢神道則以《周易》易理為神道,強調神道即天下萬民的道。撰有《中臣祓瑞穂抄》《神代巻講述抄》《太神宮神道或問》。

江戶時代 (1603-1867)末期,國粹的神道理論家宣稱,兩者不能相混。本居宣長反對把儒家和神道混同,由此產生了復古神道*荷田春滿及其門人賀茂真淵通過對《萬葉集》、《古事記》的古語、國學的研究創設復古神道,把《古事記》奉為第一神典,主張以孝道為先,孝父母、敬神和忠於天皇復古神道主張古道即神道,萬國都承蒙天照大神的御德,日本是天照大神降生之國,其子孫天皇萬世一系,繼承三種神器,居於萬國之上。平田篤胤是復古神道的集大成者。平田篤胤早年在朱子學者中山青莪門下學習漢學,批判太宰春台《辨道書》,著有《古道大意》,提出日本人都是神的後裔。他以中國自古革命不斷、亂臣賊子眾多為根據,論證日本輸入儒道以來也戰亂不斷。他在《赤縣太古傳》、《三五本紀考》中提出中國才是日本神祇渡海所經營的,三皇五帝是從日本渡海去的神。他著《俗神道大意》排斥其他神道派別為俗神道。

明治元年(1868)正月,明治天皇下詔宣布太政復古。明治元年十月十七日,明治天皇親祭冰川神社並下詔宣布祭政一致:
詔崇神社重祭祀 皇國之大典政教基本。然中世以降,政道漸率,祀典不舉,遂馴致綱紀不振。朕慨之方今更始只秋,新置東京親臨視政,將先興祀典張綱紀,以復祭政一致之道也。

明治二年12月,宮內建成新神殿,供奉八神、天神地祇和歷代皇靈。1870年1月3日,在新神殿中舉行天皇親祭,並發布《鎮祭詔》
朕恭惟大祖創業崇敬神明 愛撫蒼生 祭政一致 所由來遠矣。朕以寡弱夙承聖緒 日夜怵慯懼天職之或虧。乃祗鎮祭天神地祇八神曁列皇神靈於神祇官以申孝敬庶幾,使億兆有所矜式。

明治3年1月3日(1870年2月3日),明治天皇作大教宣布詔書:
朕恭惟天神天祖,立極垂統;列皇相承,継之述之。祭政一致,億兆同心。治教明於上,風俗美於下。而中世以降,時有汚隆,道有顕晦,治教之不洽也久矣。今也,天運循環,百度維新,宜明治教,以宣揚惟神大道也。因新命宣教使,以布教天下。汝群臣衆庶,其體斯旨。

隨後神道成為國家的宗教,興起「廢佛毀釋運動」,以致許多佛寺遭毀。雖明治政府承認信教的自由,但崇拜神道成為日本國民的義務,成為統治國民的手段。當時在日語中稱為「國家神道」。明治維新執行王政復古、祭政一致,再次確立王朝時代以來的神社制度,展開神祇官復興運動。明治五年三月創立教部省,確立政教合一,在國家層面設大教院,主祭造化三神和天照大神。在地方上設立中教院、小教院。明治三十一年十一月創設全國神職會。

日本文化廳統計在日本國內約有 1億2百萬支持者,佔日本人口比例近 85%。但日本五大新聞之一的《日本經濟新聞》的報導指出很多日本人不過是進去寺廟裡面求神許願罷了,並不是真正信仰,與中國大陸類似。

=======================================================================
【補充資料篇】

  • *神佛習合,本地垂跡(來源)
指的是在日本神道和佛教發生(合一)的現象,亦稱做神佛混淆本地垂跡


山崎闇齋(1618~1682)創立,因其號(垂加)而得名。垂加神道的教理,以朱子學的持敬窮理學說為主,以“神垂祈禱,冥加正直”為座右銘,間以陰陽五行和理氣之說。認為神是天地之心,天之禦中主神是化育萬物之神,“道即天照大神之道,教則猿田彥之教”,這就是神道。強調天人一致,神人合一。站在日本中心主義的立場,利用朱子學大義名分的封建倫理,闡明天皇中心的神道教義。山崎闇齋適應江戶時期儒學盛行的潮流,以通俗易懂的說教,設學授徒,使垂加神道流傳很廣,成為江戶時期最有影響的學派神道之一。以後門下出了許多尊王家,在明治維新中起過較大的作用。

契衝(1640~1701)、荷田春滿(1669~1736)為先導,經賀茂真淵(1697~1769)和本居宣長(1730~1801)的發展,完成於平田篤胤(1776~1843)。以往的各派神道都是融合某一種(或幾種)宗教思想,排斥另一種(或幾種)思想。復古神道反對以儒、佛、道、陰陽五行及其他思想來解釋神道,主張以《古事記》、《日本書紀》等古典為依據,探明、恢復和推廣日本的古神道,故稱復古神道。實際上復古神道幾乎融會貫通了所有外來宗教,甚至基督教和洋學的內容。
復古神道認為天之禦中主神是主宰神,它分身為高皇產靈神和神皇產靈神,三者化生世界萬物。天上由天照大神統治,它是天皇的祖先神。地上(現世)則由天照大神的子孫天皇統治。人死了以後去到幽世(黃泉國),那裏由大國主命神統治。人死以後,形骸歸土,靈魂不死,去到幽世接受審判,根據在現世的行為接受報應。在倫理上主張孝道最為重要,最大的孝道是孝敬父母、敬神和忠於天皇。宣稱天照大神子孫天皇統治的日本,是世界的中心(“蒂”),是離天最近的美麗國土,“是萬國之本國、祖國”,“萬世君臣大綱不變”,國體皇位尊嚴無上。
江戶末期各種矛盾激化,復古神道的復古主義和尊皇思想,符合當時王政復古和統一天下的政治需要,使得它在下層武士、神官、地主和商人中,擁有許多信仰者。甚至得到各藩統治者的支持,並極力推廣,對明治維新和王政復古產生很大的影響。

神佛分離(日語:神仏分離):為發生於明治元年(1868年)前後的一系列關於佛教的事件,該事件造成日本佛教的衰退。
慶應四年(即明治元年)三月二十八日,日本明治政府頒布了「神佛分離令」(正式名稱是「神佛判然令」),以禁止天皇所遵從的神令與佛教混合。卻因誤解於引發「廢佛毀釋」運動,造成佛教空前的迫害浩劫,大量佛寺佛像被毀,僧侶被強制還俗。相反,神祇官職逐漸上升,並形成神道國教主義。而此前的日本佛教在此事件後,逐漸產生一群復興佛教以己任的僧侶。
神佛判然令下達前,神社的神官常被稱呼為「和尚」,有些巫女則被稱呼為比丘尼,比如著名的「熊野比丘尼」,即是為熊野三山神社勸募的團體。
江戶年代亦有儒學昌盛的藩國施行神佛分離政策,如岡山藩、水戶藩、淀藩;出雲大社在17世紀亦採取神佛分離的作法。

廢佛毀釋(廃仏毀釈,はいぶつきしゃく),發生於日本明治元年(1868年),為明治政府打壓佛教的運動。
慶應3年(1867年),德川幕府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將政權歸還給明治天皇,同時也開始了明治維新。為了強調天照大神後代的天皇才是日本最高的統治者,強力鼓吹神道,並且為了進一步區分神道與佛教,於是下了一道神佛分離令。這一來造成了日本佛教遭到排斥與摧毀,雖然原本的神佛分離令本意並非是要排斥佛教,不過還是引發了廢佛毀釋的運動。
因此一運動,很多寺廟主要供奉的對象都被更換成大物主神道亦成為日本之國教

=======================================================================
【同場加映】

2012年的【伏見稻荷大社】

【2013年 京都追楓行】 
=======================================================================

1 則留言:

  1. 最近......總是無心整理的京都照片與文章,造成發文卡卡。

    莫非心太亂?國事公事家事,無一不亂吾心。

    唉,心亂似一把搖椅,讓我一直忙著前後搖動,卻無法移動分毫。
    是時候應該放下憂思情緒,開步走向前,追尋對自己有意義的事物。
    是時候不再沉溺不安心事,俟日後回憶,笑言這一切只是過眼雲煙。

    很開心,這一篇的初稿終於完成。我還會繼續補充一些 Miya 姊姊的介紹。
    這一篇,雖然照片拍得不怎麼樣,但我整理了一點神道教的資料,有學習,就開心了。

    沒錯,只要學習就會開心。
    那麼,對於紛紛擾擾、我使不上力的外界,我又何必太在意呢!加油~

    回覆刪除

2017 黃山秋日行 Day 3 - 黃山 II (1018)

 ↑ 團結松 (奉上我拍的最好的一棵松) 2017.10.18 - 我們在黃山上迎接清晨。 如果,天氣好的話,我們應該會摸黑起床,到離飯店只有15分鐘路程的 丹霞峰 觀賞黃山日出。但是, 天氣根本不好 ,所以我們只好睡到日頭高掛的7點多才起床早餐,8:40a...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