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7月 11, 2013

雷諾瓦 - 幸福大師

《1891 戴蕾絲帽的女孩。雷諾瓦》55.1x46.0cm, POLA美術館 (據說帽子出自畫家之手)
  • 我,與西洋美術
睽違近十年,再度有機會親近西洋美術,好開心~

好久好久以前,因緣際會的(感謝老天爺&昭仁 *_*)我開始聆聽錄音帶課程,這是我初次接觸美育,初次認識西洋美術。我開始安排自己休假,逛故宮、歷史博物館、北美館,因為那時我只認識這三館。逛展覽時總會租借導覽,藉以認識畫家生平、重要大事及畫作背後的故事,但...我依然不懂得如何欣賞繪畫本身。不懂油畫也不懂筆觸的我,竟以為油畫都像梵谷那樣堆砌油彩,表現厚重的質感。曾經,因為名畫前總是擁擠,我只是遠遠的站在旁邊賞畫,聽完導覽便換下一幅。不曾想過等候人群移開,就可以趨前仔細端詳。甚至...一度念起,與其如此,不如直接在家欣賞導覽手冊好啦!@@

十年後的這一次,有老師導覽,有同學作伴,讓我開始真正有機會懂得如何欣賞畫作。讓我得知原來油畫也可以輕盈似水彩畫。當我站在畫作前,近距離仔細欣賞那筆觸那色彩,終於明白為什麼有人總是一再地回到畫作前,只為了追尋那份感動。

那份唯有站在畫前,才可以感受到的感動。彷彿可以想像著畫家的筆如何揮灑而過。
這一刻的我,如同雷諾瓦畫作般的感到幸福。

真的很開心,參加了萬華社大的「博物館美學散步(感謝老公),老師很棒,班代很棒,同學也很好。6/29 星期六,我們散步到故宮博物院,參觀特展「幸福大師 ─ 雷諾瓦,與二十世紀繪畫」。全程由陳老師導覽,展現老師雄厚的繪畫基礎及美學素養,收獲豐盛,心靈愉悅。

真的好開心好開心,希望...一直美學散步到很久很久。

============================================================================
  • 賞畫之前的小小研究:
【西洋美術課程 - H218.mp3】
莫內的《印象·日出》Claude Monet, Impression, soleil levant, 1872 , 巴黎馬蒙丹美術館 (來源:Wiki)  (非本次展品)
1874年,一群官方沙龍落選的畫家,舉辦了「獨立藝術家落選展」。因為其中一幅莫內的《日出印象》,而被「印象派」。沒想到「印象派」的畫作多在描繪普羅大眾愉悅的生活剪影,而深受大眾喜愛,成為最適合掛在民眾客廳或餐廳的畫作(對照於掛在以前的貴族的宮殿),而且對後來的藝術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當時工業革命已達顛峰,蒸汽火車的快速移動,窗外景物光線快速移動,改變人們觀察事物的方式。工業革命也帶來中產階級的出現,逐漸富裕的中產階級,不僅有能力進行郊遊或舞會(成為畫作題材),更有財力讓繪畫不再是貴族的專利。

印象派走出戶外,搭火車到法國南郊,進行戶外寫生,亦稱為「外光畫派」。一改過去在室內的固定光源下繪畫,仔細觀察描繪,所以筆觸細膩。戶外寫生時光線不斷改變,必須快速地捕捉當時的光線與氣氛,相對筆觸快速。而繪畫題材由原先的神話或聖經故事,改變為對人們日常生活的描寫(郊遊或舞會),因題材貼近大眾而備感親切。而當時科學發展到研究光,發現光分「紅橙黃綠藍靛紫」。在自然的光線中沒有黑色,所以許多印象派畫家不用黑色。
*據說,雷諾瓦是印象派中唯一擅長使用黑色的畫家 (來源)。

其實「印象派」畫展,只在1874~1886年十二年間舉辦了八屆。因為印象派畫家,個性畫風不同,意見也不一致。後來,秀拉的點描畫派(亦稱「分光畫派」),開啟了新印象派時期,但隨著秀拉(1859-1891)的早逝而逐漸落幕。隨後來到「後期印象派」時期,鼎鼎有名的代表畫家為塞尚、梵谷、高更等。其中塞尚解構形體以色塊表現的方式,影響了20世紀的現代美術,被稱為「現代藝術之父」。


【印象派】 (來源:Wiki)
印象派(英語:Impressionism),是指於1860年代法國開展的一種藝術運動或一種畫風。印象派的命名源自於莫內於1874年的畫作《印象·日出》,遭到學院派的攻擊,並被評論家路易斯·勒羅伊(Louis Leroy)挖苦是「印象派」(起源)。
印象派畫作常見的特色是筆觸未經修飾而顯見,構圖寬廣無邊,尤其著重於光影的改變、對時間的印象,並以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做為描繪對象。著名的藝術家有克勞德·莫內愛德華·馬奈竇加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等,其中塞尚後開創了後印象派


【雷諾瓦】 (來源:Wiki)
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1841年2月25日-1919年12月3日)是一位著名的法國畫家,也是印象派發展史上的領導人物之一。其畫風承襲彼得·保羅·魯本斯與讓-安東尼·華托的傳統,對於女性形體的描繪特別著名
...
繪畫風格
雷諾瓦以人物畫出名,這之中又以畫甜美、悠閒的氣氛還有豐滿、明亮的最為經典。印象派風格的雷諾瓦,其特色在描繪迷人的感覺,從他的畫作中你很少感覺到苦痛或是宗教情懷,但常常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如母親或是年長姐姐般的笑容。雷諾瓦認為繪畫並非科學性的分析光線,也並非巧心的安排布局,因為繪畫是要帶給觀者愉悅,讓繪畫掛置的環境充滿了畫家想要的感覺。

雷諾瓦最初的作品受到歐仁·德拉克羅瓦讓-巴蒂斯·卡米耶·柯洛的影響
(偶不了解)。他也很佩服居斯塔夫·庫爾貝愛德華·馬奈的風格,而他的早期作品將他們的風格融合其中。同時,雷諾瓦也欣賞埃德加·德加的運動感。18世紀大師弗朗索瓦·布歇是雷諾瓦另一位非常欽佩的畫家(留待日後再來認識)

他早期的成熟作品是典型的印象派風格,描述現實生活,並充滿了閃閃發亮的色彩和光線。然而,到了19世紀80年代中期,他打破了之前的風格,採用一個更加具有紀律性的技術來描繪人物畫,特別是女性泳客。


雷諾瓦於1881年義大利之旅中,看到拉斐爾和其他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的作品,也使他確信之前的呈現方式有誤。他在未來的幾年中,其畫作風格更加銳利,試圖返回古典主義風格。這段時期有時被稱為安格爾時期,他專注於繪畫,並強調外部的輪廓 。



1890年後,他又改變了畫作風格,再次返回到早期作品的風格。從這個時期開始,他集中注意在裸體家庭場景畫


【幸福大師-雷諾瓦與二十世紀繪畫特展】
雷諾瓦是第一屆印象派畫展、和往後幾屆印象派畫展的組織者和參加者之一,但是他後來率先脫離印象派。同時,他也不像莫內畢沙羅希斯里等印象派畫家以畫風景為主,雷諾瓦顯示出對人物畫的偏好,並喜歡以婦女和兒童為主題,豐富的色彩與活潑生動的型態,表現出官能的喜悅。尤其是他所畫的許多少女像,顯得無限飄逸朦朧,色彩微妙神態平易近人使他贏得了「少女畫家」的雅號。  (來源:導覽手冊)

本次展品主要來自日本箱根 POLA美術館以及日本、美國與法國等十間美術館的珍藏畫作。雷諾瓦作品不僅廣受世界各地藝術愛好者青睞,也是國際藝術拍賣會上收藏家爭相競逐的焦點。
雷諾瓦生於法國的陶瓷之都利摩日(Limoges),出身裁縫家庭,在七位兄弟姐妹中排行六。13歲時,雷諾瓦進入利摩日的陶瓷工廠擔任繪製瓷器的學徒,此外,他也曾接受外國傳教士的委託,繪製室內裝飾物與裝飾扇子,並前往羅浮宮學習藝術大師的繪畫技法。
...
1862年,21歲的雷諾瓦前往巴黎,開始學習美術。儘管早年生活困頓,雷諾瓦與志同道合的畫家朋友,走出畫室、到戶外寫生,他們不精確複製自然景物,而是捕捉大自然的光線與色彩的奧秘;這些年輕畫家的繪畫革命,由於藝評家譏諷莫內畫作「印象日出」太過「印象」,而成為藝術史上著名的「印象派1874年,33歲的雷諾瓦參加第一屆印象派畫展,並創作許多大尺寸的巴黎街頭生活與風景畫,法國奧塞美術館收藏的經典之作「煎餅磨坊」,便是創作於1876年。1892年,雷諾瓦51歲,作品首度被法國政府收藏;他的畫作在1980年代晚期首度到紐約展覽的反映也很好,此後廣受美國收藏家重視。


晚年的雷諾瓦深受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痛折磨。在雷諾瓦生命的最後二十餘年,他的身體飽受摧殘,手、腳、膝蓋都動過手術,從藉助柺杖行走,到坐在輪椅上,1912年甚至完全癱瘓,再也無法站起來。雷諾瓦的好友試圖延請復健專家,幫助他恢復走路能力。雷諾瓦試了一個多月,便宣布放棄,他說:「我的體力消耗殆盡,沒有餘力可以畫畫。如果在走路和畫畫之間,只能二擇一,我寧可選擇繪畫。」 垂老的雷諾瓦儘管身上盡是破碎、變形的關節,仍然幽默、樂觀,保有創作的熱情;他相信「如果不能使我快樂,就不能使我動筆」。1919年12月3日,雷諾瓦因感染肺炎而病逝,享年78歲。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作畫,畫室留有七百多幅畫作;而終其一生,共創作了多達四千餘件作品。

POLA為日本第四大美妝集團,第二代經營者鈴木常司傾40年心血,收藏9500件藝術品,其中以印象派為主的西洋繪畫有四百件,數量為日本博物館之最;鈴木所創建的POLA美術館,於2002年在風景優美的箱根仙石原的國家公園內成立。此展是POLA美術館首次將館藏大批出借海外的盛大創舉。除了POLA美術館珍藏的53件作品外,本次特展也從日本各地以及歐美等地重要美術館,洽借雷諾瓦的代表作品,如日本東京富士美術館、MOA美術館、茨城美術館、琦玉縣立近代美術館、北九州市立美術館、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華盛頓國家畫廊、法國龐畢度中心與利摩日美術館。
(來源:故宮網站)


我特別敬佩老年的雷諾瓦,即使雙手因為風濕而嚴重變形,依然在旁人的協助下努力創作繪畫不輟。意外找到一段雷諾瓦晚年作畫時的錄影,讓我們向大師致敬。

(by Nick Wallace-Smith, at 2011-03-22)
This is unique footage(鏡頭) of the great Impressionist painter 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
He is seen at home, working on a canvas.
I'm just astonished(驚訝) it exists - I never imagined I'd see film of him painting - you even get a sense of his method of applying the oil to the canvas.
Also present in this footage are Renoir's son Jean Renoir, 14, who stands by to arrange the palette and place the brush in his father's hand, and Sacha Guitry, the man who made this film in 1915 and who appears midway through the film sitting down and talking with the artist.

============================================================================
  • 賞畫囉 ─ 先看看「雷諾瓦」的畫作!
幸福大師─雷諾瓦與二十世紀繪畫特展」是雷諾瓦的繪畫首次在台灣的大展。展出作品包括 雷諾瓦作品 28件,與其他藝術家─馬諦斯、羅蘭桑、畢卡索、奇斯林、梵東榮、杜菲、波納爾、和東、拉普拉德、麥約等十位作品 37件總計 65件。展場共分為6個主題單元:「戴帽女子」、「花卉」、「女人」、「田園與音樂」、「身體表現」及「法國南部和地中海」。 (來源:導覽手冊)

可是勒,我比較喜歡按照作品年份來安排,藉以了解畫家的創作歷程。呵呵~

*以下圖片未說明來源者,皆為掃描自本次購買的《導覽手冊》。
↑  晚年的雷諾瓦,即使手指因為嚴重風濕而變形,依然努力繪畫不輟
下圖的《陶罐》,是雷諾瓦早年的畫作,繪畫風格依循古典原則,以強烈明暗對比來烘托主體。我記得沒錯的話,展場至少還有一幅雷諾瓦的印象派時期花卉陶罐,可是沒列在導覽手冊裡面(暗)

老師特別要我們注意畫中的陰影處,很明顯比較出印象派時期的陰影,處理得十分有層次,而不是一昧的黑暗。這就是印象派厲害的地方,不再只是用強烈的明暗對比來突出主體。我記得(只能憑記憶,暗)那幅畫的背景相對明亮,但彩度較低,所以無損於主體的花卉。
↑《1869。陶罐》64.8x54.3cm, 波士頓美術館
下面是 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畫展的參展作品之一《包廂》,細膩描繪衣飾,人物神情愉悅不矯情。 (圖片與解說來源:藝術大師世紀畫廊 #1 - 雷諾瓦)
↑《1874。包廂》80×64cm, 倫敦考陶爾德畫廊 (Courtauld Gallery) (非本次展品)
↑《1874。包廂》解說 

下面這幅《鞦韆》,斑駁的光影,讓人感受到樹陰下的陽光灑落。
↑《1876。鞦韆 (La Balançoire)》92×73cm, 巴黎奧塞美術館  (來源:Wiki)  (非本次展品)

下圖為雷諾瓦為1876年的第二次印象派畫展,繪製了大尺寸的《1876 煎餅磨坊的舞會》
畫中展現出當時庶民文化的娛樂場景,除了對光影的絕佳掌握外,鬆散的筆觸使畫中洋溢輕鬆愉悅。場景不再是古代或傳說,畫中人物也不再是貴族。雷諾瓦或許沒有意識到,這張畫如此的貼近中產階級,描繪人們平日的休閒活動,也輕易地走入人們心中。
↑《1876。煎餅磨坊的舞會》131×175cm, 巴黎奧塞美術館 (來源:Wiki)  (非本次展品)

《安里歐夫人》唯有在現場在畫作前
才可以體會到畫作中的白紗輕盈
若有微風拂過的飄飄欲飛

*呵,第一次知道油畫也可以如此輕盈~
↑《1876。安里歐夫人》65.8x49.5cm, 華盛頓國家畫廊 
《戴草帽的少女》來自背後的柔和光線,讓畫面添了幾許慵懶。
↑《1880。戴草帽的少女》50.2x61.0cm, 北九州市立美術館

《船上的午宴》杯觥(ㄍㄨㄥ)交錯、談笑風生,讓人沉浸於畫中的愉悅輕鬆。
↑《1881。船上的午宴》130x175.5 cm, 菲利普斯基金會博物館(華盛頓) (網路照片)  (非本次展品)
↑《1881。船上的午宴》(來源:藝術大師世紀畫廊 #1 - 雷諾瓦)

下面兩張分別是《城市舞會》《鄉村舞會》。兩對跳舞的人兒,優雅愉悅。(圖片與解說來源:藝術大師世紀畫廊 #1 - 雷諾瓦)
↑ 右圖《1882-1883。鄉村舞會》180x90cm, 巴黎奧賽美術館;左圖為同時期的《城市舞會》 (皆非本次展品)
↑ 右圖《1882-1883。鄉村舞會》解說

下圖的《傘》,描述下雨的巴黎街頭,撐傘匆匆而過的人群。我被那深深淺淺、層次豐富的藍所吸引。看進畫裡,發現的細節令人驚喜。

這是雷諾瓦最迷人的作品之一。這幅畫繪製的時間連續長達數年,其間他的畫風也產生很大的變化。他是在即將赴義大利旅行前的1881至1882年之時間開始動筆,歷經五年的時光才完成。
從畫面上女子的時裝相比較,就可以看出歲月的差距了。畫面右邊的女子穿著是屬於1881年左右的款式,而左方女子則是屬於1886年時期。畫面左右兩邊的運筆方式也看得出有所不同。仍以兩位女子來比較,畫面右邊用的是柔軟如羽、細膩的筆觸來描繪,充分表現了印象派時期的雷諾瓦特質。但是畫面左邊的人物則特別強調輪廓線,描繪得非常清晰。這是雷諾瓦的新風格,是在義大利旅行期間受古羅馬及文藝復興繪畫的影響,而得到的啟發。雖然同時混雜了兩種不同的風格,但在這件作品中仍維持著統一性。 (圖片與解說來源:藝術大師世紀畫廊 #1 - 雷諾瓦)
↑《1881-1886。傘》180x115cm, 倫敦國家畫廊  (非本次展品)
↑《1881-1886。傘》解說

↑《1881。夏圖的塞納河》73.3x92.4cm, 波士頓美術館 ─ 充滿春天的氣息
↑《1881-2。騎驢的阿拉伯人》55.1x65.6cm, POLA美術館 (我沒慧根, 實在不知道該如何稱讚這張畫...@@ )
1884年,雷諾瓦放棄印象派時期顫動著光的筆觸,開始由戶外回到是室內作畫。他畫形體魁偉的女性,也畫法國南方普羅旺斯的風景和靜物,用透明的顏料層層塗上,映出瑪瑙的色澤。裸婦的主題在此時雷諾瓦的畫作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時年43歲,完成了《大浴女》。
↑《1884。大浴女》115x170cm, 費城美術館 (非本次展品)
↑《1887。浴女》81.9x53.0cm, POLA美術館 ─ 試圖返回古典主義風格
↑《1888。沐浴的年輕女子》81.3x65.4cm, POLA美術館 ─ 雷諾瓦,依然古典...
↑《1888。梳髮》81.4x57.3cm, POLA美術館 ─ 幸好,雷諾瓦不曾停下描繪當代的畫筆
↑《1888-1889。採蚌的女孩》56.0x46.4cm, POLA美術館 ─ 描繪鄉村生活景象
↑《ca.1890。草地上採花的少女》65.1x81.0cm, 波士頓美術館 ─ 再次返回到印象派的風格
↑《1891。戴蕾絲帽的女孩》55.1x46.0cm, POLA美術館 (同篇首)
↑《ca.1892。穿洋裝的年輕女子》65.4x54.5cm, 東京富士美術館

下面這幅《鋼琴前的少女》,我記得曾在1997年歷史博物館的「黃金印象」特展中展出。那次特展展出了許多印象派時期的重要畫家與畫作,即使當年傻傻看畫,依然印象深刻。
↑《1892。鋼琴前的少女》112x84cm, 巴黎奧塞美術館(網路照片)  (非本次展品)
↑《ca.1900。閱讀的女子》56x46cm, 東京富士美術館 - 雷諾瓦難得以人物背面為主題
↑《1905。卡涅的風景》24.2x31.2cm, POLA美術館
↑《ca.1915。玫瑰》27x30cm, 巴黎龐畢度中心
↑《1916-17。斜倚裸女與奉茶女侍》50.3x60cm, POLA美術館
↑《1917。弗朗索瓦小姐》52x42cm, 茨城美術館 

1913年夏,雷諾瓦親自投入雕塑創作。可是因為多年受類風濕性關節炎所苦,只能與李察.吉諾合作來創作銅塑。銅塑體態優美。
↑《1918 舞者與紗巾》高63.6,寬44.5,直徑25.2cm, POLA美術館

↑《年份不知。風景》23.7x44.5cm, POLA美術館

我們買的兩本參考書 - 「導覽手冊」與「藝術大師世紀畫廊 #1 - 雷諾瓦」。
↑「幸福大師 - 雷諾瓦 與 二十世紀繪畫」(導覽手冊。封面)
↑「幸福大師 - 雷諾瓦 與 二十世紀繪畫」(導覽手冊。目錄)

↑「藝術大師世紀畫廊 #1 - 雷諾瓦」
============================================================================
  • 賞畫囉 ─ 再來看看其他二十世紀的繪畫!
與其他藝術家─馬諦斯羅蘭桑畢卡索奇斯林梵東榮杜菲波納爾、和東、拉普拉德、麥約等十位作品37件作品。

*我只找了其中七位,找得好辛苦,有些畫家甚至沒有中文資料耶(@@)。

---------------------------------------------------------------------------------------------------------------------------
【野獸派】(1905-1908?) (來源:Wiki)
野獸派(法語:Les Fauves)是20世紀率先崛起的象徵主義畫派,畫風強烈、用色大膽鮮豔,將印象派的色彩理論與梵谷、高更等後印象派的大膽塗色技法推向極致,不再講究透視和明暗、放棄傳統的遠近比例與明暗法,採用平面化構圖、陰影面與物體面的強烈對比,脫離自然的摹仿。 
野獸派主要由亨利·馬蒂斯、「古典野獸安德魯·德朗領導,代表畫家另有水彩野獸勞爾·杜菲、「聖經野獸喬治斯·盧奧、「風景野獸烏拉曼克、馬爾肯賈曼恩等,畫風特色是狂野的色彩、強烈的視覺衝擊,慣用紅、青、綠、黃等醒目的強烈色彩作畫,他們吸收了非洲、玻里尼西亞和中南美洲原始藝術的呈現方式,以單純的線條、色塊表達自己強烈的感受。(居然有這麼多種野獸...派 @@)
野獸派的壽命相當的短,1905年巴黎秋季沙龍展之後的第三年野獸派幾乎已消失無蹤。然而,儘管如此,野獸派對後來的現代藝術影響仍十分深遠,康定斯基、德勒斯登、雅夫楞斯基都受了野獸派一定程度的薰陶。


【野獸派由來】 (來源)
     野獸派或稱作野獸主義(Fauvism),「Fauvism」是來自法文的「Fauve」(野獸)這個字,怎麼會如此稱呼呢?
  原來是在 l9O5年法國秋季沙龍展覽裡,育一位藝術批評家發現有一件雕刻作品「小孩的軀幹像」擺在一個掛滿了馬諦斯魯奧勃拉曼克‧‧‧‧等年輕畫家作品之陳列室的中央,這件雕刻作品是以十五世紀的手法作成的,而掛在陳列室四週的這些繪畫作品卻是用色強烈、筆法狂野,兩者之間有很大差異:於是這位藝評家就在一本刊物上寫下參觀感想:「多那泰羅(Donatello)被野獸包圍了!」,此後人家便以「野獸派」這個名詞來稱呼這群年輕的富家。這使我們聯想到「印象派」的由來,兩者有異曲同工之處。

*此次展覽共展出三位野獸派畫家畫作,分別是「馬諦斯」、「杜菲」及「梵東榮」。

---------------------------------------------------------

【馬諦斯】Henri Matisse 亨利·馬諦斯 (1869-1954)  (來源:Wiki)
亨利·馬蒂斯(法文:Henri Matisse;又譯「馬諦斯」,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月3日)是法國畫家野獸派的創始人、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畫家。馬蒂斯是畢加索時代最重要的古典現代主義藝術家之一,且是野獸派的領導角色。野獸派主張印象主義的理論,並促成了二十世紀第一次的藝術運動。使用大膽及平面的色彩、不拘的線條就是馬蒂斯的風格。風趣的結構、鮮明的色彩及輕鬆的主題就是令他成名的特點。

欸,如果野獸派只有三年,那....不知道接下來的三張畫算不算是野獸派哩?!
我倒是覺得前兩張畫都十分耐看,豐富的色彩充斥畫面,但一點也不覺得擁擠與混亂耶!
如果,這就是野獸派,可真是好看的野獸...派啊!
↑ 馬諦斯《1922。中國花瓶》- 濃濃東方味

《繫領巾的女子》
我記得老師說過此畫,牆面的黃紫色互補,牆上的格子與裙子的格子呼應的統一意象。
畫面上如此大面積色塊,放在一起居然十分和諧。想來馬諦斯一定是用色能手。
↑ 馬諦斯《1936。繫領巾的女子》

接下來這一張畫感覺有點兒隨意,不像前兩張那樣好看,你同意吧!
↑ 馬諦斯《1943。魯特琴》
---------------------------------------------------------------------------------------------------------------------------
【杜菲】Raoul Dufy 勞爾·杜飛 (1877-1953) (來源:Wiki)

勞爾·杜飛(Raoul Dufy,1877年6月4日-1953年3月23日)是一位法國畫家。他擅長風景和靜物畫,早期作品先後受印象派立體派影響,終以野獸派的作品著名
其作品運用單純的線條和鮮明的色彩將物體誇張變形,追求裝飾效果。他的作品除了繪畫,還在掛毯、壁畫、紡織品和陶瓷設計中被廣泛採用。
杜飛出生於諾曼第的勒阿弗爾,14歲輟學進入一家咖啡進口公司工作。1895年他開始在勒阿弗爾市立美術學校聽藝術夜課。1900年杜飛獲得了一筆獎學金後,去巴黎美術學院學習。1901年他入選法國藝術家沙龍,展出《勒阿弗爾的黃昏》。
1905年,杜飛受馬蒂斯作品的啟發,開始創作野獸派繪畫。1909年他又受塞尚的影響,並開始為紡織物設計花樣。
他的藝術風格於1920年前後達到成熟。1938年,他為萬國博覽會創作了巨幅裝飾畫(60米x10米)。1949年,他離開家鄉佩皮尼昂,定居巴黎。1953年3月23日去世。



導覽手冊只放了下面這張《巴黎(四連屏)》,少了一張風景畫。《巴黎》為其成熟後的作品。
*據說杜菲是水彩野獸(來源),是因為筆觸輕柔如水彩畫嗎?
↑ 勞爾.杜菲 《1937。巴黎(四連屏)》
---------------------------------------------------------------------------------------------------------------------------
【梵東榮】Kees Van Dongen 凱斯‧梵東榮 (1881-1973)(來源:Wiki)
*原來他也算是野獸派。
Cornelis Theodorus Maria van Dongen (26 January 1877 – 28 May 1968), usually known as Kees van Dongen or just Van Dongen, was a Dutch painter(荷蘭畫家) and one of the Fauves(野獸派). He gained a reputation for his sensuous, at times garish, portraits.

可惡的是,導覽手冊根本沒有他的作品(暗),我明明記得有三幅畫的,一張媚眼時尚女子,兩張花卉。只好膜拜古狗大神,也只能找到相似的。欸,懶得找年份名稱了,梵東榮的資料真是少啊!
你說,下面這兩張組圖中的女子,是不是都有一雙嫵媚的誇張大眼啊!


---------------------------------------------------------------------------------------------------------------------------
【立體派】 (來源:Wiki)
立體主義是前衛藝術運動的一個流派,對二十世紀初期的歐洲繪畫與雕塑帶來革命。
立體主義的藝術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組合的形式,形成分離的畫面──以許多組合的碎片型態為藝術家們所要展現的目標。藝術家以許多的角度來描寫對象物,將其置於同一個畫面之中,以此來表達對象物最為完整的形象。物體的各個角度交錯疊放造成了許多的垂直與平行的線條角度,散亂的陰影使立體主義的畫面沒有傳統西方繪畫的透視法造成的三度空間錯覺。背景與畫面的主題交互穿插,讓立體主義的畫面創造出一個二度空間的繪畫特色。

立體主義開始於1906年,由喬治·布拉克與帕布羅·畢卡索所建立,當時他們居住在法國巴黎的蒙馬特區。他們於1907年相識。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兩人一直非常親近地在一起工作。

法國的藝評人路易·馮克塞勒於1908年第一次使用這一名稱「立體主義」。在此之後,這一名稱被廣泛地拿來使用,但作為創始者的布拉克與畢卡索,則是相當地少用。


*蔣勳老師說過,立體派在某些種程度上有點兒接近中國繪畫的散點透視。只是立體派更加關心造型,思索如何將各個角度予以分割及組合。

---------------------------------------------------------
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 巴勃羅·畢卡索 (1881-1973) (來源: Wiki)
巴勃羅·畢卡索(西班牙語:Pablo Ruiz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或稱畢卡索,全名巴勃羅·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德·保拉·胡安·尼波穆切諾·瑪麗亞·德·洛斯雷梅迪奧斯·西普里亞諾·德拉聖蒂西馬·特林尼達德·魯伊斯·畢卡索(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y Picasso)(這名字長的不像話)西班牙著名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喬治·布拉克同為立體主義的創始者。畢卡索是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遺世的作品達二萬多件,包括油畫、素描、雕塑、拼貼、陶瓷等作品。畢卡索是少數能在生前「名利雙收」的畫家之一。


《飾以葡萄的戴帽女子頭像》單純的色彩,立體的觀點,形成這張有趣的畫作,我喜歡~
*懶貓私語:我進步了耶,居然可以接受立體派的畫。莫非是當年灑下的種子不經意的萌芽...
↑ 畢卡索《1913。飾以葡萄的戴帽女子頭像》

《母愛》親吻著小手,心中無限柔情。
↑ 畢卡索《1921。 母愛》
↑ 畢卡索《1962。 戴帽女子》- 肯定是立體派 *_*
---------------------------------------------------------------------------------------------------------------------------
【巴黎畫派】 (來源)
1910年左右外國藝評家很自然的運用了「巴黎畫派」(L’école de Paris)這樣的稱呼。以此泛稱所有以具象風格在巴黎創作外國藝術家法國畫家,後來明確的稱呼1905-1913年間在巴黎創作,而其個人風格較強烈的流亡藝術家,繪畫風格被自由和心智的激動所吸引與支配,個人風格超越了主流畫派,並多保有各自的養成傳統。

*此次展覽共展出兩位巴黎畫派畫家畫作,分別是「羅蘭桑」及「奇斯林」。


---------------------------------------------------------
【羅蘭桑】Marie Laurencin 瑪莉·羅蘭桑 (1885-1956)(來源)
1885年生於巴黎,是當時上流社會議員杜勒與餐館女服務生波麗‧羅蘭桑的私生女。不被公開承認的分份以及母親的冷漠,造成了 Laurencin 不快樂的童年。一直到長大以後, Laurencin 和母親的關係才開始好轉,但是幼時的陰影,相信已經深植心中。
Laurencin 最初以詩聞名,也出版了詩集。1904年進入安貝爾藝術學院,開始正式習畫,1907年認識了前衛文學的 Apollinaire 。也因此, Laurencin 也又結識了蒙瑪特區洗衣船(Batean-Lavoir)工作室一些美術上前衛運動的重要活動人物,如畢卡索、布拉克。兩人分手之後, Laurencin 在1914年與德國畫家魏傑恩結婚。但是結婚不到一週,便發生了奧地利太子被暗殺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也跟著爆發。因為丈夫為德國人, Laurencin 被法國政府指控為德國間諜,迫使她不得不與丈夫流亡到西班牙。
Laurencin 失去了故鄉的一切,在巴黎建立起的聲名也全部泡湯,加上丈夫因流亡生活的不安定,最後終於在1921年離婚。在這段日子當中, Laurencin 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就是巴黎一位設計師的妻子妮可露。她在1919年的作品「鳩與二女」等於是坦白了兩人的同性之愛。

回到巴黎的 Laurencin 成為十分受歡迎的畫家,並為俄國芭蕾舞劇設計了舞台及服裝。1923年,她為服裝設計師及女權(?)主義者香奈兒(想到香奈兒就想到美麗又幽雅的Hepburn)畫的衣服肖像,卻為兩人帶來的不愉快的經驗。這是因為 Laurencin 的畫風輕柔而感傷,和香奈兒強烈的企圖心正好相反,這幅肖像因此被香奈兒退了回來。
後來 Laurencin 事業開始走了下坡,孤獨地度過晚年,1956年心臟病發過世。
↑  羅蘭桑《1933 。維倫琴.特希爾畫像》

↑ 羅蘭桑《1923。香奈兒小姐肖像 - 據說香奈爾小姐拒收此畫 (網路照片)  (非本次展品)
↑ 羅蘭桑《1923。女子與狗》  (網路照片)  (非本次展品)
---------------------------------------------------------------------------------------------------------------------------
【奇斯林】Moise Kisling 莫依斯·奇斯林 (1891-1953) (來源)
早在1910年到1920年左右,蒙帕那斯已成了巴黎藝術活動的中心。一 群由異邦流浪到此地的畫家聚集於此,來尋找便宜的畫室,並陸續創作了許多有鮮明特色的作品,飢餓與窮困是他們的共同點,當時大家稱這群無名畫家為「巴黎畫派」。
原籍波蘭的畫家奇斯林,早期活躍於法國,和莫迪里安尼夏卡爾成為朋友,第一次大戰後,他的畫風受到塞尚德罕的影響,喜歡以平塗的筆法、鮮豔的色彩來表現女性的身體或憂鬱的孩童,他亦發展出一種工整又優雅的構圖法,色彩也是精緻平穩,個人風格十分強烈。
↑ 奇斯林《1924。蒙帕那斯的琦琦》 (網路照片)  (非本次展品)
奇斯林曾為琦琦畫過上百張的畫像,當他作此畫時,奇斯林為34歲,而琦琦正值24歲。 
被海明威譽為「蒙帕那斯的女王」的琦琦,生於1901年距離巴黎東南200 公里處的貧困農家,她原名艾莉絲.普蘭,從小被祖母帶大,12 歲時開始來到巴黎討生活,後來成為一名風塵女郎,數年後她遇見一位年老的雕塑家,從此開始了她模特兒生涯的第一次體驗。當模特兒的琦琦十分受到歡迎,被譽為二十世紀被畫最多的模特兒,而且亦是一名有名的香頌歌手。可惜成名後的琦琦沉迷於酒精及毒品,終於在1953年過世 ,而到喪禮中送她的畫家只有一位法籍的日本畫家田藤賜治,此後,這位畫家在蒙帕那斯匿跡,同年奇斯林也在法國南部過世。 此作中奇斯林將琦琦獨具魅力的神韻,描繪的十分傳神,琦琦她那厚而齊的瀏海,以及慵懶出神的雙眼,傳遞出她個人特殊的嫵媚氣質,奇斯林更是將琦琦豐滿圓潤的身體,詮釋得相當獨特,在色彩的運用與繪圖的技巧上,完全顯露出他個人繪畫風格的特色,令觀賞者印象深刻。



《法國康娜蒂小姐》原作中鮮豔亮麗的沙發,在導覽手冊變成無奇的暗綠色,色差好嚴重啊!
↑ 奇斯林《1927。法國康娜蒂小姐》
我記得老師說過,奇斯林的畫作時常出現許多可愛的圓形,可惜在這兩張畫沒有那麼明顯。
↑ 奇斯林《1918。窗邊的桌子(聖托佩)》
---------------------------------------------------------------------------------------------------------------------------
【那比派】 (來源:盧人仰的部落格)
那比派 或稱 先知派(Nabis) 
背景: 
約在1888年,一群年輕的法國藝術家,在一所學風自由的私立學院,名為Académie Julian,組成那比派這個團體「如此命名是由於其激情狀態促使他們必須回歸到自然的本質」。 

這個團體組合的成員差異性頗大,維持了十年。這股法國的浪潮,一方面探討打破裝飾藝術與純藝術之間的區隔及界限,另一方面,他們意識到印象派的情感抒發的根據竟然是如此的表面而太過浮濫,因而試圖再去發掘藝術的純淨根源。他們的具神祕性的手法近似於象徵主義,美學的基礎則圍繞在鑲嵌金屬琺瑯的理論和綜合手法的運用。 

在高更的忠實的情誼的建議下,Paul Sérusier 於1888年9月畫下了 “Le Talisman” 這件開啟那比派先河的作品。 

藝術家們聚集在名為「先知之廟」Paul Ranson的工作室內。Maurice Denis 是這個運動的理論主導人物。他在「1890-1910理論集」中寫下了值得注意的條例:「真會想起一幅畫作要在成為一匹戰馬、一位裸女或任何的軼事,他的根本是一些有法則運作下的色彩覆蓋在一面表層之上。」 (好玄啊,偶沒慧根@@)
名為「白色雜誌」(Revue Blanche)的刊物上,在1891到1903年間,重新集結了這些具創新性的藝術家,並且反映出他們的心聲及觀念。 
特色: 
藝術家放棄支撐著繪畫的傳統觀念,以自由的表現方式發揮在:地毯編織、扇子、馬塞克磚、家具、陶瓷器、海報、插圖、書本,劇場的裝飾和木偶戲的設計上。 
那比派根本的主張在於反映當下生活的內在、精神和夢想。他們拒斥現實主義 (réalisme)而欲重回「原始感覺的滋味」。 
畫家們以富裝飾性的阿拉伯曲線表現,層層相疊直至變形為止,並且從線條中得到一種情感的力量。 
畫面大量的幾何圖形和中間色調的運用,凸顯出以一種明暗變化的裝飾性繪畫所欲展示的企圖。 

代表藝術家: 
*Paul Sérusier(1863-1927) 
*Paul Ranson(1864-1909) 
Pierre Bonnard(1867-1947) 
*Henri Gabriel Ibels(1867-1936) 
*Ker Xavier Roussel(1867-1944) 
*Édouard Vuillard(1868-1940) 
*Maurice Denis(1870- 1943) 
後來再加入此團體的藝術家: 
法國― 
*Jósef Rippl-Rónai(1861-1927) 
*Aristide Maillol(1861-1944) 
*Georges Lacombe(1868-1916) 
荷蘭― 
*Jan Verkade(1868-1946) 
瑞士― 
*Félix Édouard Vallotton(1865-1925)

---------------------------------------------------------

【波納爾】(那比派) Pierre Bonnard 皮耶‧波納爾 (1867-1947) (來源)
皮耶‧波納爾﹝Pierre Bonnard 1867~1947﹞,是「那比派」(Nabis)繪畫大師,(「那比」,在希伯來語是「預言家」的意思)。其畫作風格,以色彩聞名,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色彩畫家之一。波納爾早期深受高更和日本浮世繪影響,1905年後,更實踐印象派豐富色彩活潑的畫法,有些學者把他當作是最後的印象派畫家。
 
  二十歲他獲得法律碩士學位的前一年,他開始攻讀美術學科,可以想見他是如何酷愛繪畫。波納爾每天都在記事本上記錄天氣的情況,和印象較深刻的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瑣事,甚至還配上草圖。從這些記載,幫助我們更了解他的畫作及內在的想法。
 
  沒有詩人的內在本質及情懷,沒有辦法畫出充滿詩意的畫。波納爾畫的主題雖是日常生活景象,卻藉著優美的形體和充滿變化的色彩、光線,畫出親切的氣氛和永恆的意義。所以又稱「親情主義」(Intimisme),這正是在他那深邃的眼神及深入的觀察下,表現出波納爾的熱愛哲學和詩歌的繪畫特點。
 
  在他給友人的信上說:「我的生活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矛盾,我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從來沒有把握,唯有在作畫的時候,才感到愜意,因為只有那一刻才令人感到充滿生機」。正如他自己所寫的:「要避免為消遣而畫,為美景而畫,或落入俗套。除了所畫的對象之外,畫面上應有它自己的顏色和它自己的規律,這就是主題」。
  
  波納爾有兩個別具特色的題材:鏡子窗戶。如「窗」這幅作品,取景簡單自然,大小不同的窗框的線條作為畫面主要的構成,中間陽台一位側面的女人是巧妙的安排,以至延伸窗外很遠的景物,雖然是一扇窗,卻是有了很好的空間和深度。最令人讚賞的是,乾擦而透出底色,雄厚且流暢的筆觸,而那調和且變化豐富的色調,更是吸引人,百看不厭。
  
  另一張收藏於巴黎龐畢度藝術文化中心的「開花的杏樹」,杏花怒放而燦爛,出神入化的色彩已到了隨心所欲、引人入勝的境地。

↑ 波納爾《1924。勒卡內風景》
============================================================================
【回顧前塵】
以前參加的「錄音帶美育課程」,是免費的推廣課程。先放一筆押金,然後每個月借回24講48捲錄音帶,計 48小時的課程。內容包羅萬象,有《中美》《西美》《古典音樂》《民族音樂》《詩詞》《電影(都是很老的電影)》《戲劇(京戲)》...等。我都是在搭公車上下班時,用Walkman 聆聽。其中,我印象最深刻也最喜愛的就是蔣勳老師。蔣老師的聲音好好聽,絕對有資格當播音員。時而幽默,讓我在公車上不禁噗哧(身邊的乘客應該會覺得我怪怪的,哈哈哈哈哈)

很開心知道,蔣勳老師仍在繼續傳播美學的種子。
很開心得知,藝術有聲大學依然無償或有償的提供美育的學習。


【寄望未來】
今年三月,開始「博物館美學散步」。有老師現場導覽,指引繪畫技巧,我似乎開始懂得如何欣賞畫作。而古狗大神無遠弗屆的魔法,更有助於尋找補充資料。

期待自己,可以一直這麼感興趣的美學散步,長長久久。
謝謝陳老師~

============================================================================
(先發囉,好睏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17 黃山秋日行 Day 3 - 黃山 II (1018)

 ↑ 團結松 (奉上我拍的最好的一棵松) 2017.10.18 - 我們在黃山上迎接清晨。 如果,天氣好的話,我們應該會摸黑起床,到離飯店只有15分鐘路程的 丹霞峰 觀賞黃山日出。但是, 天氣根本不好 ,所以我們只好睡到日頭高掛的7點多才起床早餐,8:40a...

熱門文章